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9 (第3/4页)
一些名人轶事已经能够插嘴进去聊两句的,第一表明了他官话水平猛然提升;第二表明他对京城权贵已经有了初步了了解。这才多久的时间而已? “依朕看,既然鞑靼人有心向学,倒是可以派人去传道授业解惑也,众爱卿以为如何?”十六想了小半夜,觉得引进来不如走出去,派忠心可靠之人去番邦授课,三五年换一批,还能探听番邦的情况。 蔡阁老和卫阁老相互看了一眼:陛下的主意是好,就是太天真了一些,番邦人哪里会答应我们派老师去呢……果然陛下还是年轻人哪,得叫他自己碰几回壁才行吧。 于是两位阁老高呼陛下圣明。 十六笑了笑:“再说瓦剌王子求亲之事吧。蔡阁老,你再来说说?” 其实百官更关心的是榷场,但是陛下既然说一件一件来,那就再等一会儿。 蔡阁老是行伍出身半路从文的,对鞑靼没什么好感,对瓦剌也一样,更是有,先帝时期也册封了两位宗室女为公主,分别嫁与辽东那边的女真和瓦剌,和亲女真的那位公主且不说,二十几年前和亲瓦剌的公主嫁的就是脱欢的亲叔叔——那时候脱欢他叔叔才是瓦剌的王,后来脱欢的亲爹政变成为君王,那和亲去的公主也就成了脱欢他爹的后宫,不过不出两年就死了。 蔡阁老打心眼里也是看不惯和亲这样的事情的,不过身居高位多年,说话也不那么冲了,他出列,心中苦笑一声:【陛下的酒,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遂蔡阁老表明并不赞同和亲之事。 十六问另一卫阁老之时,对方却持另一种观点。 便是因此,两位阁臣的拥蹙便也纷纷站队,才安静下来没多久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