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_第102章 蒙古人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蒙古人来了 (第3/7页)

。但搞些商贾和军人到学堂来,这不是个啥吗?

    不过议论归议论,在五寨堡内,黄来福权威极重,虽说有一些文人在背后偷偷议论,不过学堂内的教学,最后还是按黄来福的意思去做。

    公元1591年11月5日。

    在离游击府邸不远处的大东街上,鞭炮声“啪啪啪啪”地响个不停,街上的一家钱庄,黄来福称之为五寨堡大银行的,宣告成立。

    在眼下的大明,北京城和大明各省内都建立有宝源局和宝泉局,专门从事铸币和发行宝钞业务。而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各大商贾们更是建立了大量的钱庄和票庄,从事存放款、发行银票、开发庄票、兑换业务。

    随着五寨堡商业的兴盛,大量资金银两的交易,在堡内建一家银行,这是必然的事。

    关于黄来福使用银行这个词,并不是来自后世的产物,而是早在唐代时便己使用。唐宣宗时苏州便有“金银行”的出现。北宋惠佑二年,蔡襄知福州时,作《教民十六事》,其中第六条为“银行轧造吹银出卖许多告提”。这是“银行”一词单独出现最早的时间。到了南宋景定元年时,南京己有银行一条街,街上非常繁华。

    黄来福将这家钱庄取名为五寨堡大银行,也是借鉴先贤的意思。

    黄来福一向看重钱袋子,他在五寨堡立身的根本就是,一手田地钱袋,一手军队。因此这家银行成立后,黄来福自然是作为唯一的东家,由财务组长组长周文栋任大掌柜,还有渠源锐等一干商贾们投注资金,担任股东,共同管理。毕竟这些商贾们的人脉,财力,与渠道关系,都是黄来福将来所需要借助的。

    黄来福的野心是,五寨堡大银行是作为总号在五寨堡大东街出现,将来他还要开大批的分号,开到大明各个城市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