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钉子户_第三六三章 兵临黄浦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六三章 兵临黄浦江 (第4/5页)

靠在他的肩上,嘴角弯起来,露出迷人的微笑。

    六月二十九日,清晨,南下舰队拔锚起航,向位于长江口的吴淞驶去。

    舰队近海航行,一路风平浪静,由于不分昼夜行驶,天津距离长江口全程一千三百公里,两日后舰队即到达吴淞口。这时第四团王红武部才到达德州,刚走了不到四分之一路程。

    到达吴淞口之后,舰队并没有沿长江而上,而是驶入其支流黄浦江,过宝山县而不入,向上海县而去。

    黄浦江是由淀山湖水发源而来,经过历朝历代航道疏浚,人工修凿而成。

    据《上海县治》记载,明永乐中户部尚书夏原吉疏浚大黄浦,汇合吴淞江,通范家浜至吴淞口入海;后来海瑞也主持过黄浦江的疏浚工作。

    王越率军而来是通知过松江府的,所以上海县也是接到过通报的,之所以专门通报上海县,是因为冯源山的松江总兵府将设在上海县。

    按惯例,上海县应该提前出城十里迎接上官的,但天策军海军来的太快,也没有专门派人提前通知。

    松江府是由华亭县升格上来的,宋咸淳三年(1267年)上海浦西岸设镇,定名为上海镇,设镇署和市舶分司署。这个上海镇就在今旧校场路,距离豫园大约一百多米,距离今天的十六铺码头一里多地。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镇升格为上海县,县衙设在新建的市舶提举司,位置就在今天的老城隍庙西南,大门就开在今天的光启路上。上海县衙就在这里风风雨雨生存到1911年,再也没有搬过,这里距离黄浦江也就一里多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