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钉子户_第二零三章 朝鲜求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零三章 朝鲜求援 (第1/4页)

    《明报》虽然不受士林待见,但受众却与日俱增,在京师的发行量很快就攀升到一万份。

    王越从天津回来后,见报纸的发行量如此可观,就用实名发表了一篇《朝廷为什么没钱》的文章,详细阐述了朝廷赋税结构、海禁等弊端。

    文章上说,从国朝之初的赋税两千万两,到如今的赋税四百万两何故?再拿宋朝的岁入与当今的岁入做对比,说明海贸的重要性等等,一条条一件件详尽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东林党。

    这一期的报纸加印了一倍数量免费发放,同时公众期也结束了,下一期将开始收费。

    这篇文章的发表,算是《明报》逐渐争夺话语权,掌握社会舆论的开端。此文章一经刊登,犹如重重的一脚踩在东林党的尾巴上。

    虽然自从温体仁把钱谦益送回家吃自己,又把周延儒挤下台之后,东林党已经势不如前。可御史言官们大多是东林一脉,许多朝廷官员都是来自江南,与东林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算不是东林党,他们所代言的也是江南的巨商大户。

    御史言官们纷纷连续上奏折弹劾王越,指出王越居心叵测,意图动摇国本,甚至有官员跪于朝堂恳请崇祯下旨为国除贼。

    如果说《明报》的这篇文章触动了大多数官员的利益,那么最赞成这个观点的恰恰是崇祯,所以这些弹劾奏折都被崇祯留中,拒不表态。

    自从崇祯继位之后,搞倒了魏忠贤,清除了阉党,终于众正盈朝了。但几年下来,国事日艰,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