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54节 (第1/8页)
所以北宋时期的“义利之辨”开始了,张载作为关学掌门人,屁股站在了支持搞钱的这一方,也就有了刚才的那番话。 回到正题,卓敬以“北宋五子”的话语来回敬汪与立,从立题到立意,可谓是无懈可击。 而且虽然理学通常主张“古人胜今人”,但荀子这个教出了韩非、李斯两个徒弟的古人,在儒家体系里显然是有点特别的,所以汪与立也不好说荀子就比理学创始人之一、孔孟道统传人的张载更对,否则《明报》断章取义一下,明天头版头条就成了 ——“金华学派掌门人师道先生认为荀子远胜孔孟”。 听着台下的一片喝彩之声,汪与立闻言面色不变,苍老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他本来就没指望靠着刚才的出招直接秒杀卓敬这种级别的大儒,若是卓敬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或者没有相对完美的解法,其实才是怪事。 毕竟,义利观是儒学的核心命题,都被各个学派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吵烂了,说句夸张的比喻,正反双方辩手的答案若是写在纸上,怕是比鹅湖里的水都沉。 他静静地等待着卓敬的回合发起。 卓敬看着跪坐在当面的汪与立,轻轻开口说道。 “利可言乎?曰: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 欲可言乎?曰:欲者人之情,曷为不可言? 言而不以礼,是贪与yin,罪矣;不贪不yin而曰不可言,反人之情矣。 孟子谓‘何必曰利’,激也,焉有仁义而不利者乎? 吾幸蒙太祖高皇帝拔擢,跻身于庙堂迄今已有十五年矣。 太祖高皇帝曾与吾言:食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