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45节 (第2/7页)
地基性的问题,把理学一直以来都无法填补,只能用“诚”给遮掩的大坑,填上了一半。 至于另一半,则是如何“体”,也就是如何认知事物的过程。 那么,到底该如何认知事物呢? 自然是要用科学。 纪纲对着孔希路说道:“你这老夫子,且念得国师的好,眼下诏狱里只有我们几个人,你输了倒也体面些,若不是国若不是我让人把你‘请’来,大庭广众,当着数千上万人的面辩经输给国师,我还真怕你下不来台,吐血三升,把命搭在台子上面。” 孔希路此时,也唯有苦笑。 不是认同,而是失败者没什么好反驳的。 输了,说什么都是错的。 姜星火摆了摆手,止住了纪纲的话头。 不得不承认,孔希路确实很强,如果不是孔希路犯了思维盲区的错误,恐怕姜星火今日最多只能是堪堪与他战平。 不过赢了就是赢了,姜星火眼下当然也难免在心中产生了些许喜悦感与自豪感,但他知道,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毕竟战胜孔希路,固然值得高兴,但战胜孔希路本人,从来都不是他的目的。 如果用“意义怪”的话,那就是说的难听点,一个老头子,你把他辩赢了又能如何?辩经本身又有什么意义呢? 意义当然是有的。 孔希路无论是身份还是学问、资历,都是当之无愧的天下儒家执牛耳者,赢了他,这个世界的思想变革,才算搬开了一个拦路石,有了通往新路的方向。 是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