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49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96节 (第6/8页)

录》。

    嗯,其实建文帝朱允炆已经给他敬爱的皇爷爷搞过一遍这套仪式了,只不过当时没折腾大臣们一天内完成祭拜孝陵和眼下的这两件事倒不是朱允炆比朱棣心肠好,而是老朱死了以后先搞了一套入葬仪式,然后才修的《实录》。

    昨天的时候,礼部的三位,就已经同鸿胪寺卿在奉天殿中设溢议案了,如今不过是照本宣科。

    锦衣卫设卤簿驾,教坊司设《中和韶乐》及大乐,该有的一样不能少。

    朱棣换了身衮冕,驾临华盖殿,坐在龙椅上当木偶。

    然后礼部尚书卓敬作为捧溢议官,立于丹陛之东。

    等鸿胪寺卿进来启奏以后,执事官行礼,文武百官礼赞,然后五拜完毕,奏请升殿。

    导驾官前导,教坊司吹奏大乐,然后按照文武百官按顺序站好自己的位置,曹国公李景隆站第一个,作为监修官,待会儿他得把总裁官解缙负责修的《太祖高皇帝实录》给捧上去。

    卓敬抑扬顿挫地念着手中的东西。

    “帝王有圣德神功者,必有尊溢徽称,荐之于天,刊于玉简,昭示无极。故三皇之称日羲、轩,二帝之溢日尧、舜,逮及禹、汤、文、武之称,皆由功烈谋漠之盛,此万古不易之典也。”

    “太祖高皇帝配功德于乾坤,焕光华于日月,帝王之盛,无以复加。跻于遐龄,上宾帝所,万方哀悼,思慕不忘臣等谨遵古典,稽溢法,太祖高皇帝宜尊溢曰: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宜尊溢曰: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

    这都是事先就定好了的,朱棣自然没有什么异议,于是李景隆带着百官再行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