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496节 (第8/8页)
国之费皆出于民,若使之不得尽力田亩,则国家资用何所赖焉?农者乃为治之先务,立国之根本。” “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鲜有救其弊者。先王之世,野无不耕之民,室无不蚕之女,水旱无虞,饥寒不至,自什一之途开,奇巧之技作,而后农桑之业废。一农执耒而百家待食,一女事织而百夫待之,欲人无贫,得乎?” “古先哲王之时,其民有四,曰士农工商,皆专其业,所以国无游民,人安物阜而致治雍雍也。务俾农尽力畎亩,士笃于仁义,商贾以通有无,工技专于艺业。所以然者,盖欲各安其生也,所谓‘民有常产则有常心’,士农工商各居一业,自不为非,古之至理也。” “臣闻陛下欲开海禁、行商贸,以求财利,为国大不妥也,望陛下深思之。” 黄福话音落下,整个华盖殿开始变得安静了起来,只余下间或起伏的呼吸声。 朱棣皱了皱眉,拿起龙案上还热乎的《实录》冷笑了一声,问道:“黄尚书的意思是朕违背了太祖高皇帝的祖制吗?” “法无古今,唯时而已。” 当这句话从黄福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怎么都让大臣们感到有点奇怪。 “臣并无此意。” 黄福连忙否认,随即又恭敬地说道:“臣以为,只是如今国家方经战乱,正是应该与民休息,劝科农桑的时候,此‘时’与洪武开国之情形并无区别,既然‘时’一样,那么‘法’便不应该更易才好。” 得,黄福这是版本更新,叠代新打法、发力新赛道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