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44节 (第1/8页)
感知器官都是多余的,也就是说“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全都是你的“心”在起作用,属于直接从源头上解决bug。 把认知论过程改为心学版本: 内心生理→得到天理 至于你得到什么天理,在王阳明时代还有一套系统的章法,而随着心学滥觞,到了明代中晚期,说的难听点,那就全靠内心加工了,所以心学的“狂禅派”越来越多,越来越离谱。 其二,祭出“物质三种性的质”,在哲学概念上严格区分本体界和现象界。 “物质三种性的质”这是极为重要的哲学概念,也是在这个时代能够突破程朱理学认知论,点出物理学学科点的前置条件。 或者换言之,正是因为程朱理学的认知论,在“获取概念→得到天理”这一部分的巨大bug,才有了姜星火可以“物质三种性的质”来填补这个bug,从而硬生生地从程朱理学的领域里,给科学开辟出一块战场的空间。 当然了,如果只有“物质三种性的质”,那不过是给程朱理学打补丁而已。 姜星火的目的显然不止如此。 孔希路见姜星火许久未曾说话,一时之间竟是有些犹疑。 他当然清楚理学认知论上面的缺陷,光是靠“诚”是解决不了的,已经到了交锋最关键的时刻,孔希路心中要说没有一丝一毫的忐忑那是假的。 “《朱子语类》有云:二程说格物,谓当从物上格之,穷极物理之谓也,或谓格物不当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